創業第二課 公司帳務該如何管理

創業家選擇好創業的組織型態,不論是獨資合夥商號、有限公司或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後都還是要面對市場對產品或服務的考驗,以及公司究竟有無獲利的問題。本文擬就公司辛苦了一整年,到底是有無賺錢來跟大家分享一些看法。

很多時候創業者自己計算出來的,跟財務人員計算的甚至是國稅局計算的損益結果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但究竟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首先就需要了解什麼是現金帳、財務帳以及稅務帳了。

  • 現金帳 財務帳 稅務帳

一般創業者會依據每日或每月銀行存款或現金收支狀況,結算當日或當月的現金損益,並以此作為是否獲利的依據。但是現金收支往往不能代表企業是否真正獲利,例如,開業第一天收到一筆3萬塊的訂單,客戶先付了3成9,000元的訂金,同一天創業者也預付半年12,000的租金,這時候今天的損益若以現金帳來說是虧損3,000元(9,000-12,000)。

同樣的情況,會計人員會將收到的9,000元記錄為預收貨款,預付的12,000元租金記錄為預付費用,當天並未有任何損益發生。真正的損益會在實際出貨或勞務提供時,將預收貨款轉變成銷貨收入,並且認列貨物或勞務的成本;同時隨著時間經過,在月底時認列租金費用。因此假設月底完成交易,實際的損益將變成訂單30,000元減除商品或勞務成本並扣除2000元(12,000/6)的租金費用,剩餘的金額才是當月實際的損益。

而稅務帳上又該如何認列呢?所謂的稅務帳,一般就是指申報給國稅局的損益數額。稅法中針對各式各樣的收入及費用有一定的認列規定,並非所有收到的錢都屬於收入,也不是所有的支出都可以認列為費用。例如,營利事業出售非屬所得稅法第4條之4第1項之土地收入,即屬於免稅所得:又如營利事業將自己公司員工派往海外子公司協助當地營運管理,若營利事業未收取海外子公司的服務費收入,則台幹支出的差旅費用亦無法認列;再如所得稅法規定有些費用認列有上限(例如交際費、捐贈費),若超過規定限額,一樣不允許認列於稅務申報的費用之中。

  • 哪一套帳才是真正反映損益的帳呢?

說了這麼多,創業者究竟要看哪一套帳才能真正反映出損益呢?基本上,相較其他兩套帳,財務帳所結算出來的損益較貼近於真正的損益數額。現金帳僅能反映出現金流入流出的變動狀況,卻忽略一些非現金的收入及支出,對於真正的損益數額容易誤判;而稅務帳因為稅法立法之時,基於防止逃漏稅的預期心理,依稅法規定所申報出來的損益往往只能大不能小,公司只能賺錢不能賠錢,更容易使得真正的損益失真。而財務帳基於會計原理原則進行收入及費用的認列判斷並據以入帳結算,才能真正反映出企業的損益狀況。

  • 結論

創業者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幾乎都會接觸到上述三套帳本,創業者也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或側重的財務指標,自行結算內部的管理報表。但總而言之,不論是哪一套帳,創業者或企業經營者都必須對每一項損益數字了然於胸,因為所有數字的背後都是一道道的交易所構成,這些交易是否真實、是否必須、是否高估、是否低列,都會影響公司的永續經營。因此,創業者投入於開創事業的同時,也要對財務數字建立起基本的認識與概念,如此才能進行管理,知道哪些費用不該花,哪些成本要節省,畢竟賺一塊錢不是賺,省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

分享